我们的所学,我们的通体明亮与纯粹,
原是他的知识精神所辐射啊。
是感化过山川草木后的提纯,
空蒙浩然之气凝后的晶体。
当年以果实之仁,论天地之宏气,即知识
所构建的穹顶;论及人与人之间的宏阔,如同
语言之间气场产生的勾引。存在,
无论遇见什么,都要有一股子宽宏之气。
在山,论枝叶之大美;在水,
德行要像知识一样荡漾。
辐射如同太阳的光,太阳光亦被感染。
所行均以他的思维方式——
已经是这样的文明啊。
原是他的认知,这样认知——
承周公所袭?当初周公如此倡导知识与语言的关系时,
即句子如何充分表达时,田野上劳作的人他们是分明的吗?
而山川草木之辨认,飞禽瑞兽之辨认——
他又感化成身边之物。
即山与川用不同方式处理虚空——
垒实,为山;
积虚,为川。
而山与川之间的即为浩然。
诗与文之间、人与事之间,都需要这样的东西。
他早已化入无形。
我知道他的样子也是后人(吴道子)想象的样子,
与海昏侯中的样子大不同。
海昏侯中的样子也是后人想象的样子,
他早已化入无形。
如同当初辨析之万物,
他也融入万物。所幸
大地上长出来的都是他哺育的,
我们都已是透明纯粹之物。
这仿佛回答了人类的根本问题。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