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网
主题 : 题安福寺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2024-07-12  

题安福寺




兹万物自带诗性,或自行开悟而呈现;
如那北周的西域佛,如那万年的玉树。
好比感知到了未知之物,久远的塑像。

我已不敢阐释。似乎只需聆听。事物
已不是走向诗歌,而是走向佛陀的话。
佛陀的话东晋时就在中原大地接走词语。

梁朝太子不忍心看见百姓受苦,他改而
参悟佛法。一次梦中,他看见夕阳中的
百姓在佛光中劳作。他大彻大悟,感激
诸事皆参悟,为此在安福寺布下道场。

就像佛陀来到灵山一般,佛光中的苦难,
化作了新知。佛光中的万物,自带诗性。
且因自带诗性而有了塑像。即今安福寺
塑像为万物之塑像,菩萨为万物之菩萨。

注:佛教昌盛于东晋,例子就是鸠摩罗什翻译大量佛教典籍。安福寺道场则发扬于梁朝太子,当时梁国已破,太子落难于人群中。又有说是梁朝太子儿子的。

2024.7.12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