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网
主题 : 本雅明之后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2024-08-04  

本雅明之后



要怎么描绘,才比较正确?
当我读《世界文学》,马克波利佐蒂谈翻译,
当我想到本雅明、尼采以及天体物理学的说法,
——就像给天空镶嵌金丝,
众多这样闪光的雨点,
我只能拍出另一张透明的底片
加入他们,然后找出金线?

只觉得绝望,与无尽的苦难,少年时期。
高山有如大海,从不会原谅我们。
后来得知别人也是无尽的苦难,如同绵延的山林。
毁灭或兴盛,只是换了名字。
人困于自己,也困于这个结构。
我们貌似有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但是又有新的文明交互,新质的文明
主宰着。因此,事,物,人,
形成一种闭合关系。
因此不论如何描绘故事、传奇或思想,
就仿佛给虚无的天空嵌金线——
荷马,维吉尔,但丁,屈原,托尔斯泰,
普鲁斯特,维根斯坦,尼采……
一根根金线。
但仿佛我们只能供其一张薄片。
透明的,染有儒家风物,
折扇一般。

——不知该如何描述,讲一个新故事?
像他们一样讲一个理论?
在大变局之下紧跟强者?如今
很可能有新的论述出现。就像二战后
所有理论,如果想活着,
就必须在这个框架之下,
不是吗?

2024.8.4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