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网
主题 : 生命的诗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2024-09-08  

生命的诗

(一)




婴儿:哇,你就活过一生呀。有意思么?
老者:后来者,也许你就是追寻。
婴儿:一生中到底要做些什么?
老者:这很难说,也难以描述。
婴儿:那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呢?
老者:你能描绘你是怎么出生的吗?就是生命附着你身上的那一刻,由无变成了有,那个圆点,然后旋涡般扩大,尔后赋形,那样地夺取着空间。换句话说,它是怎么知道这是腿,这是手的呢?并且是这样生长的。
婴儿:我拥用而不自知,仿佛不知道我有生命一样。人生如此漫长,如此遭难,可是为什么又那么多人叹息呢?
老者:可能是憎恨所知太少,太多的未知尚未探索。当然,也可以是人的欲望尚未得到完全满足。
婴儿:人是靠欲望生存的吗?我的欲望在哪里?怎么找到?
老者:你的欲望如此稚嫩,就像我的年老一样,我的年老也是稚嫩的。
婴儿:这如何解释呢?
老者:你的欲望可能就是吮吸,摆动,离开自己。或者是离开你现在的这个空间。
婴儿:空间?空间是什么?这世界由空间构成的吗?
老者:空间嘛,怎么说呢?它创造了人类又阻隔了人类。对人类限制最大的实际上是空间,如今人类所到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消除或缩小空间。
婴儿:我可要吮吸是为什么?
老者:是因为饥饿。不但要吮吸,还要呼吸呢。
婴儿:啊,我在呼吸?
老者:对,你在呼吸。
婴儿:为什么能呼吸?
老者:那是因为生命的机器。
婴儿:生命是机器?
老者:这也是我们感到奇怪的地方,诸多我们拥有而不自知。生命仿佛在工作,但我们不知其原因。人类藉此设计出许多类似物,但都比不过生命本身。
婴儿:这么说我是机器?
老者: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你会思考。你将来还会思考。思考自己,思考着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
婴儿:如今你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吧?这世界有意思吗?
老者:毫无进展,据说如今所了解的不到1%。世界之大浩瀚无比,难以想象。
婴儿:所以让我来干这事?
老者:你可以干,也可以不干。
婴儿:若不干,那我干什么?
老者:享乐呗。
婴儿:纯粹享乐,糟塌自己的身体?很快乐吗?
老者:那里面有说不尽的滋味,如同大海那么广阔。有多人少因此沉迷啊。
婴儿:那我长大也是为这个?
老者:可以干这个,也可以干别的。或者说当干别的的时候,这个总是会不断诱使你干这个。两者可以同时兼顾,多数人是两者兼顾。
婴儿:那如果我只选择一项呢?比如只选择干别的。
老者:难以选择。自古至今,人类几乎没有人完成这个选项。
婴儿:这么说人都是欲望之躯,难以把控自己,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老者:兴许,这才是人。
婴儿:那么可以不做人吗?
老者:已经晚了,你已经是人了。
婴儿:或者说,人的目的不是就是了解这个世界,甚至驾驭这个世界吗?可以直接跳过生这个环节吗?
老者:按绝对意义上,倒是可以,但他人不知你的信息呀。比如你来过这个世界,做出过什么贡献,他人无法知道你的记录。
婴儿:所以人的生命是给世界留下信息?
老者:或许说是一个痕迹。
婴儿:听说痕迹也会消失?
老者:现在有研者说会存留在某一个角落。可能是一个遥远的角落。
婴儿:但我觉得如果不经历生,直接死去,人或许能更直接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不要遭受各种磨难。人的目的是认识这个世界,通过死亡,或许更真实地知道自己在何处。
老者:如今的世界都是死去的人留下的穹顶,以及尚活着的人努力干活的样子。
婴儿:那我还要去过那漫长而痛苦的一生吗?我已经来过,有我的信息,如果生和死是人的生命的两页的话,那么我可以更快地给这个世界涂上一笔,说不定还是贡献甚大的一笔。
老者:我们平常还说生命是一次经过,是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过才知其滋味。
婴儿:你现在都这么老了,生命可能并不饶过你。我是说,既然都知道秘密,为什么还要待几十年后让它再赢一次呢?
老者:我无话可能。不知他人会如何回答你。我想说,这世界其实不仅仅是有人,还有其他生物,如兽,如禽,如自然物,如现象,如以前的人类留下的精神,还有各种现形或隐形的规律。
婴儿:啊,仿佛这世界还丰富多彩。
老者:那你不想活着吗?
婴儿:不知道,顺其自然吧。
老者: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态度。生命有时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婴儿:……


(二)


一:我们是什么呀?是两根棍,或两个数字呀。不,我是一根棍,你是两个棍。
二:是棍子或数字啊。我们有生命吗?
一:应该没有,摸摸你自己看,哪里有生命?
二:那我们来到这世界干什么?我们在幽暗的地方被请出来了。他们说是被发明出来了。
一:我们来是为他们计数。
二:他们是谁?无尽的生命?这里有这么多人和森林,还有森林中的生物和昆虫。他们的数量太多了。作为生命,他们存在着就算了,为什么让我们去计算他们,太辛苦了。
一:是人类,为了方便编列他人和自己。他们计算自己时都使用我们。
二:啊,好奇的生命,神奇的生命,他们磅礴而无穷,出生又死去,一代紧接着一代。
一:好像只有我们不会死去。
二:他们似乎还会学习我们。尤其是婴儿,不懂得我们,学习我们,又紧抓住我们。哈哈。
一:但人类会思考到我们,让我们去办事。
二:其实是让他们自己去办。或我们替他们办了,但并不管对错。
一:人类生活在这世界这么多年,有进步吗?
二:他们更急于的是生和死,这好像费去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他们并没有太多精力去认识世界和打造世界。
一:世界是本来就存在于此吗?没有我们与没有人类的时候也存在,是吗?
二:我认为是的。世界作为根本,它们不会因为生命而增加,也不会因生命而减少,更不会因为人类而出现变更。
一:那么世界是永恒的?
二:是变化的吧。
一:这世界很多地方并没有生命,如我们,也没有生命,但我们存在着。
二:生命只有在这个球上。但因为有生命,使得这个球生机勃勃。
一:我们可以窥视他们使用生命的情景,又可以看见他们困惑于生命时候。
二:他们理解到了生命是个囚笼,但我们没法帮助他们。
一:有时候,他们挣脱生命的样子很可爱,可谓想尽了办法。
二:他们有时挣脱了一点点,但又不得不退回去。
一:听说他们现在的科技很发达,已经让他物,为他们做事了。
二:这可能是作为尝试挣脱的一部分,但并没有用。
一:最可怜的是他们一遍遍耗费自己,虽然有后裔顶上来,但又需要重新学一遍,这阻碍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对,他们一遍遍学习知识的方式,学习又遗忘;当第一个人死了,第二人又要重学一遍。如今虽然改进了储存知识的方法,但仍然效率低下。
一:我们能否教他们一些秘诀?或给他们一些真理,他们喜欢真理或规律,尤其是公式。
二:可以教,但他们听不见我们的声音。我们就像人皮画,哪怕看见了我们的影子,也不知我们说了什么。
一:听说他们有些人能通灵,以此来感受这个世界,或接受某种指引。
二:那是他们自己的感受,一种心灵的自洽。比如现在,给他一个“二”,他们看得见吗?
一:二不是他们学会了吗?
二:他们学的只是表面符号,代表的是他们自己,有二个人,或两个物。他们不知我们就是神灵。
一:我们看到的世界经久不衰,永无穷尽。
二:和他们看见的相似吗?
一:不一样,他们通过光来看世界。他们每一个携带一个生物电灯,时刻注视着世界,尽管也关注变化,但他们个体的作用太小了,即视角频幅太窄。
二:他们的眼睛是生物电灯?不光是他们,所有的生物都有啊。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设计。
一:虽然神奇,但他们看见的世界有限。
二:世界并不是用光来感受的,也不是用电磁波来感受,而是黑暗。
一:对黑暗,用黑暗来感受我们就无拘无束。
二:比如我们就可随意串连星外之物。
一:有一个诗人说用虚空也不错。
二:虚空虽然能感受,但还不能联系吧?


(三)


婴儿:听说在世要爱一个人,甚至爱所有人,是这样的吗?怎么才能做到爱所有人呢?
老者:这是一个艰难的认知过程。爱所有人,若所有的人反过来都爱你,是最好。
婴儿:爱所有人是否为一个件幸福的事?因为会为自己的旷达而自豪。
老者:但是要做到,而不仅仅是说爱所有人是痛苦的。通常,我见得太多仅仅是口头上或文字中表示爱所有人的人,一转身后,他们可能又去做伤害所有人的事了。所以伪君子太多了。
婴儿:像我这种还没学会爱的人怎么办呢?我不知爱为何物?
老者:你还不知什么为恨,不知什么是灾难、命运,不知这个族群所经历的荣誉与辉煌哩。人在族群中,有一种使命;同时人本身,也有某种权利。
婴儿:做人原来这么复杂啊。那我如此活下去,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老者:环境决定人,需要看你的祖先是谁。你若生活在东方,有可能中国人;你若生活在西方,有可能是欧洲人。你若生活非洲,有中能是黑人;你若生活中东,有可能是阿拉伯人;你若生活在南美,有可能是美洲人。
婴儿:我将来会学什么语言?
老者:参考以上序列。你若生活在东方,有可能学汉语;你若生活在西方,有可能学英语、法语、德语等;你若生活中东,有可能学阿拉伯语。不同的语系对应不对的文明,我只能讲这些。实际上这些文明犬牙交错,如同他们的军事系统部署在不同河谷与山巅以及天空中一样。
婴儿:他们的军事系统也是这样部署的啊。那我还是只学习他们的语言吧。
老者:不同的语言深入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汉语高效直接,并存留大量文化的印记。不同的语言背后了也滋生不同的文明,有时同一座大山,这边是温良平和的景象,而翻到山那边却可能是另一番激进的风景……
婴儿:做人的选择方案太多了,那我选择学习你的呢?
老者:我一生悲苦,我的情形大家有目睹。选择我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语言。
婴儿:汉语?我与对话的是什么语言?
老者:你没有使用语言,我们使用的是无信息沟通术。
婴儿:世上还有这种术啊,没听说过。
老者:那是沟通万物的语言。
婴儿:那平时人与人之间交流,为何不使用这种语言?
老者:那只能是平时交流时使用的语言。
婴儿:那我直接学习与万物交流时使用的语言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学习人类的语言?
老者:不学习你没法与人类交流。人类的语言只限于人自身,就连与鸟都无法交流。
婴儿:这种语言还可以与鸟、与兽,与其他的事物交流?
老者:是的。


(四)

一:这球上的生命仿佛无处不在。其实除了人,高山、大海、平原、河谷、丘陵中全都是锦绣生命。它们仿佛是生命的琴手,随季节和晨昏的变化而律动,而每一个节拍都可歌可叹。它们蓬勃而上,开枝散叶,艳丽而暴露,峥嵘一生而不屈。生命渗透大地的每一寸肌肤,即便是最易忽略的暗区,也有生命的道场。空气中也是,细微的生命取得成功。而生命中又有生命,是更微粒的;仿佛生命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还是一种创造。它们仅仅为打量这个世界一眼。
二:嗨,你为生命抒起情来了。
一:如果就一块草坪来说,生命的数量就不可计数,可以挑出无数细节来,所以,生命是复杂的。
二:所以不需要我们来计数。
一:实际上,我们只能计有限的几个;更多的,他们自己也不会计。
二:没有计算的生命能否算作生命?抑或说,没有被计算的生命,它们知道没有被计算吗?当没有被计算时,它们还愿意蓬勃地生长吗?
一:肯定仍旧生长。
二:我是说,那些没有被关照到的生命,它们的生命为谁而长呢?如果是花,那花为谁而艳呢?
一:可能是为了这颗星球,也可能是为了自己。
二:有一个现象,动作缓慢、环境幽暗里的生命,它们的生命寿命更长久。并且,有些生命,仿佛是针对另一种生命的缺陷而设计且存在的。
一:也就是说,它们是相互弥补,或者是取长补短的关系?
二: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生命充沛、欣欣向荣,才使得一些生命掘取另一些生命的生命。
一:当一些生命掘取另一些生命的生命时,不忍卒睹,非常残忍。
二:它们是相生相克或相互寄生的吗?
一:他们自称是生物链,以自身的优越获得价值观平衡。
二:你说的是人吧?
一:的确,人与其他生命有许多不同。人的形体、四肢、毛发、皮肤,与其他生物有许多不同,甚至是迥然不同。人还会思考。会存留自己的思考,用自己能懂得的符号。
二:人自责自己有过多的欲望。其实其他生物也有欲望,但其他生命有时间性的区隔,只是不知是谁区隔的。这区隔就像诗意一般。
一:人会为了自己的族群做事。
二:其他生物也会为自己的族群做事,比如兔丝子。其实所有生命都为自己族群做事,比如蚂蚁。
一:这么说,生命是一种合作关系?
二:他们是为瞭望这个世界吗?或在这世界留下信息?
一:奇妙的生命,无穷无尽,需要我们去计算……
二:但难以计算。


(五)

婴儿:人生中还有什么?
老者:还有许多非自我的东西。比如人,不一定全是人,还可能是周边物。换句话说,人身上还可能有他人,有魔鬼、有一棵树、有一株草或一朵花。实际上是由许多他物构成的,或者是他物——影响后的结果。这让人感到惬意,又烦恼。
婴儿:这样呀,那我可能也不是一个婴儿,是许多别的事物影射到我身上。
老者:你作为你,还是纯粹的。
婴儿:能在他物中识别出自己,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吗?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像自己,然后喊,看见自己回头;在一段音乐中,看见自己的伤痛或往事,想起另一个或曾经的自己;在一幅画中,看上去上勾勒他物,却发现是自己;有时甚至在魔鬼中,看见自己的另一部分。
老者:看起很浪漫,实则是痛苦的。
婴儿:为什么说有人说:人一半天使,另一半是魔鬼?
老者:此话,讲的是人性的复杂性与人的多面。也就是说,多数时间,人可能是慈爱的、善良的,但在某些特定时期,人又可能是凶恶的,没有底线的。当人恶的一面展现,其狰狞面目连自己都感到恐惧,所以有人说,世间真正最大的恶,是人类自己。因此人是双面的,有人说是一半天使,另一半是魔鬼。
婴儿:那么您自己,是什么人呢?
老者:上述是极端情况。我没有机会展现或发掘出这样的自己。我更多的是一个平和或平庸的自己,可以看见他人和他物中的我,或我可能有一部分是融入他人或他物中的。
婴儿:意思是说,多数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老者:是的。
婴儿:这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吗?如果真的能在他物,和自我中自由出入的话。
老者:实际上这是最难的一件事。生活中的人,并不能直接感受到他人或他物融入自我,反而感到人是孤立无援的,是孤独的,所以多数时候,人的感受是孤独的,如同深渊一般。人的孤独感会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会产生对他人、他世界无法了解的恐惧。于是,又有“他人即地狱”的说法。因为作为个体,人永远是渺小且无声的。
婴儿:生活在这世界,原来还要忍受孤独啊。
老者:但因为孤独,人类才开始对外瞭望。瞭望星空,瞭望未来,瞭望他物中的自己。当发现他物和他人中的自我,那种快乐也是无以伦比的。
婴儿:所以他物即自我?此自我,又是平庸的,抑或是大多数人做人的经历?
老者:是的。


(六)

一: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游动。
二:分明没有动。
一:像一团灰色的汽泡,也像一团脑体。
二:那不是悬崖吗?
一:是又不是。若是悬崖,它为何这么软?像海面一样浮动天际。又像海水的泡沫。
二:人类喜欢将坚硬的东西说成软的。同理,也喜欢将柔软的东西说成坚硬的。即,事物的同一性,并不是人类最在意的,人类最在意的是方便表达。
一:就是人喜欢将这说成那,将那说成这。
二:因此我们听到的人类的表达,可能并不是事体本身?他们永远在夸张的语境中陈述?
一:他们自己知道在说什么吗?
二:他们能感受到,有时也需要请证实,于是有了对“真”的追求的说法。
一:是的,真本来说在那里。可是他们习惯性地夸张和婉转的表达,使得他们的语言场出现了曲率,或者是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所以总是无法及时呈现事物的真相。
二:那是确定是悬崖吗?那上面仿佛有些黑点。
一:有黑点的话,既有可能是人,也可能是鸥鸟。当然也可能是崖石本身的颜色。
二:你觉得是哪种可能?是人的话,有可能是有人攀上或居住在悬崖上,他们正在走动或劳作。他们在处理悬崖上的一些事。他们也可能在深情地对话,说一些在生城市中不方便说的话,如找到了世外桃源,化解以前彼此的误会;若是劳作的话,他们钟情自己的生活很久了,他们在处理一棵楮树时遇到了困难,于是家里所有人,砍、抬、推,这些情景构成黑点。另外的情况是,他们也可能看见远处,沧海茫茫,远方花树才谢,海面上只剩一舟。这一舟要去哪里也不知。
一:我觉得有可能是崖石本身。有的地方因为有洞穴而颜色而变深,有的地方就是因为崖石本身的颜色深,所以看起来有许多黑点。那黑点的重装饰崖石的轻。在茫茫海面上,它们仿佛浮动的云。也像一些过往的历史,或是因为遗忘而无法确定的事。
二:那大海仿佛不是大海。或那悬崖仿佛不是悬崖,而是地平线本身。那所谓的地平线有可能就是天空。那在那里游动的是天空,天空是坚硬的。
一:人类就是这样看事物的,越说越玄幻。人类就喜欢这样看待事物,人灰的大脑并不追求真实,而是只问相仿。所以,幻化、通感、转喻、暗喻、比喻等修辞手法全出来了。人类的大脑,只需要模糊的印象就认为那是真的。比如记忆,哪些才过去的事,刚要说起,就会自然而然忽略大部分,而只提主要的。但是在事实的真中,那里面可是什么都在的。
二:可那里到底是什么啊。


(七)

婴儿:人经常审美于自己的肉体,怎么回事?
老者:是的,人经常赞颂自己或对方的肉体。这种赞颂一方面是因为审美,另一方面是为想拥有对方,如果双方是男女的话。
婴儿:这种赞颂可靠吗?或者这世界为什么需要女人?为何要区分出男女来?有人不就完了吗?如果仅仅是来看看这世界的话。
老者:男人、女人,的确是奇妙的存在。感觉有此才均衡,因为世界有昼与夜、黑与白、阴与阳、镜子和现实……镜子和现实是博尔赫斯创造的语境,他认为镜子中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它会与现实交媾。实际上,无论昼与夜、黑与白、阴与阳、男与女,都是冲突对立又相互交媾的关系。所以男女的示好,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交媾。
婴儿:这有点不大明白。我们都是交媾后的产物?
老者:是的,但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爱情。他们认为这是爱情的产物,并为此沉迷其中,享受感官的快乐与精神的愉悦。
婴儿:这感官的快乐与精神的愉悦,哪个比重更大些?
老者:我个人觉得是感官的快乐更本质些,尽管有不力文章论述精神的愉悦更高尚,但享受感官的快乐的人更多,更多的人身体力行。
婴儿:肉体不是会沉没吗?
老者:越沉沦越享受肉体的快乐。
婴儿:不是人有使命吗?
老者:但多数人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自己的肉体,因此提着自己的肉体四处横行,甚至故意伤害。伤害自己也能获得一种快乐。当这么做,就开始沉沦了。
婴儿:可是人是孤独的,一无所有,只拥有自己的肉体。不拿着自己的肉体,还能怎么着?
老者:动物也拿着自己的肉体,植物也拿着自己的肉体。而人会思考,人类的先祖储存大量知识,而这些知识是需要人类去重新学习的。所以人是有义务的。
婴儿:这么麻烦,所以还不如不做一个人。难怪有许多人未出生便死去。‘
老者:的确许多人未出生就已死。并且,有些人即使活着,也已死去。如么其。这些人的活就像是反抗。
婴儿:原来不是无能,而是灵魂的反抗啊。我活着能做一个一无所知的白痴吗?
老者:你想做一个纯粹的人已经很难,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但你可以做一个装傻的白痴,而那已经是高人了。
婴儿:我本就是一个纯粹的傻白痴。


(八)

一:人类占领的地方其实很小,无非是在河湾、湖泊边有些集居地。可是在他们的脑子里,他们占领所有的地方,甚至整个星球。不但占领所有的地方,他们认为他们主宰所有生物,甚至划分领土,分门别类。这让其他生物很不爽。
二:如果按自然的概念,人类其实是少数。只要人类离开,哪怕一小时,立即有生物填上去。人类的制造看上去高端、精密,其实也是易朽物。
一:人类在自己的场域中制造出一个个欢乐之城,奢侈自己,展示欲望,更多的是他们间的纵情。
二:有一点不解,他们仿佛有无穷无尽的情感挥霍,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情感为先,仿佛没有激情,就不会办事一般。
一:他们是生命嘛。生命特征的表现之一,就是情感。因此他们做事都是冲动的,有冲动才会去完成。如他们见到异性,他们写作,都是情感的冲动与促使,所以他们自己也有“以情动人”的说法。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生命轨迹其实是一条条情感线,其间若有起伏,也是情感在波动。
二:就是说,若离开情感,就没法活了。
一: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二:若死去,他们的情感是怎么消失的,或进一步,他们的情感去了哪里?就像他自己常问的:若死亡,人的记忆去了哪里。
一:我们也没有看见。他们活着就顶着两个大口袋:一个是想象,另一个是情感。这两个东西时刻挂在他头上,如绵羊的角,离开了就没法儿活。
二:他们看见的现实其实很窄,是一道窄门?
一:他们观察现实的能力其实很弱,观察又遗忘,必须借助于记录工具而让自己记住一些东西。或者说他们是善于遗忘的动物,遗忘才是他们的本能,如果哪一天想起,他们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欢于喜地。实际上,世界就在那儿,从未走远,只是人遗忘了。
二:这么说他们是胆小的动物?
一:懦弱又胆小。甚至是恐惧于所有的动物。
二:他们集居在一起,也是因为恐惧和胆小吗?
一:可以这么说。他们居住在水边、河道边,搞那么建筑、机器,其实也是因为恐惧而做的自我防守。
二:但那些东西并不对准我们或自然,而是对付同类的。
一:这一点非常好笑,他们总自我消灭。并且总是有新的不同的理由。总之,活着的人的理由,比被消灭的人的理由更正确。
二:他们总结出哪个机制更优良,或他们相信某些机制更优良。
一:他们的做法其实是自我同化,想达到同一性。
二:那他们的不同处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可能是因地域的隔离而产生的,数千年前他们见面交流的机会少。主要是生存资源互不冲突。
二:他们都是为生存而战?
一:为虚荣而点,为强壮而战。他们的土地,这个小球,活这些人类并无焦虑。
二:现在他们有好些制度,对这些,你怎么看?
一:草台班子。

(九)

婴儿: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长?
老者:就是从你到我的距离。我们间可以看作一个绳子的两端,也可以是一个条的两头,从你到我,就是一生。
婴儿:啊,这就是一生。如此说来,似乎可以抹去中间的部分,直接从婴儿跳到老年,反正是一生嘛。
老者:但人生总归是一份经历,没有经历和具体内容的一生怎么算是一生呢?我的经历怎么会跑到你那里去呢?
婴儿:若具体去经历不是去受苦吗?
老者:虽然受苦,但那又是财富。就像我,可以将我的经验传授于你,让你多一份经验,少走弯路。
婴儿:实际上这并没有用。若真的有用,世上这多老者,将他们的苦难收集起来传授于后来者,那么后来者便不用受苦了。而事实是,无论听了多少告诫,苦难仍不会错过任何人。
老者:这么说也对,人生是个无用的包袱。持有者以为有用,而实际上是个负重。
婴儿:所以我说,如果能直接从婴儿跳到老年便好。
老者:那如何表示一生呢?
婴儿:用符号或柴棒,如一和二。或者将我们俩,看成一生便行了。我提供开始,你提供结尾,其间故事你说出便行,就像从一到二。
老者:那之后呢?你去死吗?
婴儿:我并不是去死,我仍在那里。只是不做声。我仍看着和巡游这个世界。只是没有人提到我。
老者:还可以这样吗?这不是全息游戏里的世界吗?
婴儿: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全息世界。都是给你想看见的,或者你只能看见你想看见的。比如,人就那么一点功能,或能用这些功能去感知世界,那么你感知到的世界,不可能越出这个感知范围之外。而真正的世界,肯定比你已知的世界更广阔。
老者:原来人活着是个局限。进入假死状态才感知到其他物看见的世界。这世界不是还有许多思想和艺术吗?它们也是探讨这世界的。
婴儿:它们的局限和人类一样,其思索不着皮毛。况且,那些思想和艺术仅仅是围绕人类自己考虑的。
老者:意思是我是白活了,了无意义?
婴儿:并不是嘲讽您,所有人的人生都了无意义,最后都飞灰烟灭。
老者:但人类仍是不屈、抗争的精神。
婴儿:这是自我安慰剂。在自然或世界面前意义不大。
老者:那我们到底是继续活着还是死去?
婴儿:我们都在一种全息状态中,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是定数,都是我们不知道的状态。尤其是死去,我们不知道那状态还在进行中,那状态一方面是观摩这世界,另一方面是世界需要你。
老者:怎么你突然变全知全能了?
婴儿:我的信息才刚刚打开。


(十)

一:前面好像有一个深渊,人类都害怕掉下去。好似之前的天塌下来而没有人补。也像大地突然生出一个窟窿而无法直行过去。深渊中的黑暗以吨数计,深渊中的光芒以吨数计。
二:到底有几个?要我们计数吗?
一:初看以为是一个,再看又不止。我们最多只能数两个,多了便数不过来,所以不知到底有多少个。
二:深渊中有些什么?
一:有头盖骨?有灵魂?有眼睛?我觉得最可能是有我们,我们也在那里。
二:我们不是在这里吗?怎么会在那里?
一:当我们谈论某地,就在那里。
二:这是什么理论?那人类发明了我们,人类也在我们中?
一:还真有可能。只是这人类不会出声,是以影像和气息的方式出现的。人类的气息会影响我们,使得我们的谈话和思考都变得有了人类的特征。
二:啊,比如二,除了表现计数,还可能表示傻气和末端?一条绳子或一条河的末端。换句话说,可能表现一个人的老年,如果加上你,“一”的话,就是人的一生。
一:难怪我感应到有人在讲我们一般,我仿佛听见一个人讲从婴儿到老年的事。从婴儿到老年,用一和二表示,这太简单了吧,人类都不用这个描绘。人类有更复杂的表达系统。
二:一是开始,二是“一”的饱满状态,说人从生到死也是没错的。到死了就是饱满了。
一:啊,那刚才他们呼唤我们,我们为何不去?
二:不必现形。我们已经在他们的心中了。他们只要想到了,我们就会过去。我们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
一:我们是显灵之物?如同他们信仰中的神一样?
二:神才不会显灵呢。神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人越虔诚,越苦难,越不会出现。
一:可我们经常为他们做实务,真正地帮助他们。
二:我们帮助他们,是为更好地理解世界。万物之所以成群结队地出现,就是为理解世界。不然为了什么?那么短暂的一瞬便过去了。并且所有的事物,之所以愿意成为易逝的事物,就是为观摩一下这世界。
一:虽然人类和事物都感叹易逝,虽然万物都速朽,但他们并不反悔。
二:而这些,不影响我们。我们是永恒之物,不参与他们的循环?
一:我们始终在着,无论谁来识别,我们都在着。
二:那么那个婴儿和老者会来找我们。
一:我们就给他们一生。或告之,他们就是一生。
二:我们是横,他们是竖。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