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找不到你的作诗地,
就表示你在这里。
这里就是南山前,昏野中,菊影里。
就是在那个空间中。
或那空间的附近。
附近不仅是一种美学,更是一种哲学;
如今很多人想靠近你,也是一种哲学。
不但想靠近你的语言,还想靠近你的身体。
我想知道的是
那南山是怎么消失的?
那桃花源又是哪一片新野?
莫非也只是一座很小的山,
像十甘庵的山一样?
从明清的人,就开始想象,
想象你长眠于一个旖旎的幽谷里。
想象那山谷里的事物,是见证者,
这虬松是见证者,这微景是见证者。
他们还想象你曾幽居于此,
忙而闲,不鸟当权的谢某。
他的山水,这边哪里有?
当然,不在这条山谷里,
也可能在旁边的山谷里。
而我的理解是,
贫,孤,病。儿孙秃然。
他们没能力给你修筑大墓,只能像
十甘庵的人一样葬一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