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垄下。称山为龙,误作垄,
有三个队,姓徐的人清朝时从袁州西门迁来。
道光年间出了个徐老爷,在南昌修了一百间考棚,
父子两代在宜春洪江、温汤修了一百瓮桥。
这是小垄。周围的山小小地垄起,故称小垄。
有姓丁、刘、李、易的人居住,
姓丁、李的人民国时期从湖南迁来。
这是施家岭。姓施的人原先住在这儿,
后来姓王、张的人住在这儿,
姓王的人是从万载潭埠迁来的。
这是柘源。山的形状似蛇,故称蛇源;
蛇偏音为柘,后来改称为柘源。
姓林的人清朝康熙年间从武平迁来,
解放前出了一个人,自己印钱袁州可以使用。
这是中社下。有三座社官庙,房子建在
庙中间,所以叫中社下。姓王的人清朝时迁来。
这是坑水。坑里有水,所以叫坑水。
姓杨的人明末清初时从袁州北门上水关迁来。
这是汤溪。屋前有条小坑,原先姓汤的住在这里,
所以叫汤溪。姓汤的人发达后迁走了,
后姓谢的人乾隆二年从安福楼下迁来。
这里的门楼做得很好,逆水向上望高山。
这是升瀛桥。桥建于道光十一年。
仰溪河中有三瓮,徐家源河中有一瓮,桥长一百米。
传说修桥时横溪刘家出了建三瓮的钱,
田心钟家出了建一瓮的钱,石匠想让夏家坊的人管点心,
夏家坊的人没答应,石匠就将桥往移一点。
若给了点心就会将桥往上移一点,让水往右流……
细究起来,每一个山冲都是十甘庵啊。
202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