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诗人在词语中流眼泪,不知这是不是真的。应该说这些年读到不少在词语言中流泪的诗,如果加起来,不知有几千吨。我看这些会当真的。我会真以为他会流眼泪,而不仅仅在词语里,在语言的需要的。有时候觉得很有奇怪,有些人生活中明明八面琳珑、趋利避害,怎么一到诗歌中就流眼泪了呢?我很想看到他流泪的样子。有人会说“这是文学,不要当真嘛”。怎么不要当真呢?文学不是最要当真的吗?我真的很不懂。所以,我写诗就很少流眼泪,甚至不流眼泪。有人说不流泪不打动人呀,缺少锐利,即便是词语的眼泪也行,那也能打动人。
啊,写诗和打动人原来是一种操作手段。是不是也列入技法中了?
我不知道。反正我看见许多人看见任何事物都要痛苦流涕,一滴最小的露珠、一滴最小的水,都是他的眼泪。他不但对自己的亲人哭,也对别人的亲人哭。这多么美好,多博爱呀。这么多么符合一些编辑需要啊。有时候我想,就看不见他的情绪是假的吗?他哪会天天死娘死爹啊。编辑可能也会说,我这只是随意编发了一下。刊物就像报纸,也是一种需要。这是我往好的方面去理解,不好的一方面是这已形成一种声势,形成一种惯性,形成一种讨巧,形成一种新势利。哪有什么办法呢,就让别人继续流泪呗,若集起来,他的一本诗集中,大概会是泪流成河吧。
我也有伤害、有哀鸣,但不会有泪,或者不会轻易有泪。面对同样的山水,同样的人物,同样的语言,哪会轻言有泪呢?我感觉不到。或者即使有恸人防魂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流动眼泪,会坚韧和勇敢作证,会有其他精神力量指引!
不说了,费我时间,让别人流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