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网
主题 : 单细胞生命(长诗)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06-03  

单细胞生命(长诗)





第一场  生命



  (神圣的布景中,慈祥的老者眺望远方,又转而凝视一个赤身透明的婴儿,仿佛看见自己出生时的样子;通灵、钻石般大眼睛的婴儿专注地看着老者,仿佛看见自己的将来,他若有所思。)



(许久)
婴儿:哇,你就活过一生呀,有意思吗?
(缓慢地)
老者:也许,你也是追寻者。
(停顿)
婴儿:一生中,到底要做些什么?
老者:这很难说,也难以描述。
婴儿:那为什么要活着呢?
(缓慢地)
老者:你能描绘,你是怎么出生的吗?
    即生命附着你身上的那一刻,
   由无变成有。那个圆点,
   然后旋涡般扩大,赋形。
(缓慢地)
   那样地夺取空间。
   换句话说,它是怎么知道这是腿,这是手的呢,
   并且是这样生长……
(停顿许久)
婴儿:我拥有而不自知,我不知道我有生命。
   人生如此漫长,遭难,
   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叹息呢?
(深情地)
老者:可能是憎恨所知太少,
   太多的未知尚未探索。
   也可能是人的欲望尚未得到满足。
婴儿:人是靠欲望
   生存的吗?我的欲望在哪里?
   怎么找寻?
(停顿)
老者:你的欲望,如此稚嫩,
   就像我的年老一样。
   我的年老也是稚嫩的。
婴儿:这,如何解释呢?
老者:你的欲望可能就是吮吸、摆动,离开自己。
   或者是离开你现在的这个空间。
婴儿:空间?空间是什么?
   这世界由空间构成的吗?
(缓慢地)
老者:空间嘛,怎么说呢?
   它创造了人类,又阻隔了人类。对人类
   限制最大的是空间,如今
   人类所到的一切,实际上都是消除或缩小空间。
(思索状)
婴儿:可我吮吸,是为什么?
老者:因为饥饿。
   不但要吮吸,还要呼吸。
婴儿:啊,我在呼吸?
老者:你在呼吸。
婴儿:我为什么能呼吸?
老者:因为,你是生命的机器。
(布景的颜色变化,象征空灵的造型出现)
婴儿:生命是机器?
老者:这也是我们感到奇怪的地方。
   诸多我们拥有而不自知。
生命仿佛在工作,但我们
   不知其原因。
   人类藉此设计出许多类似物,但都比不过生命本身。
(缓慢地)
婴儿:这么说我是机器?
老者:但也有不同,你会思考。
   你将来还会思考自己,
   思考这世界是怎么回事。
婴儿:如今你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吧?
   (这世界,有意思吗?)
老者:毫无进展,据说如今所了解的不到1%。
   世界之大,浩瀚无比,又难以想象。
婴儿:所以,让我来是干这事?
老者:你可以干,也可以不干。
婴儿:若不干,那我干什么?
老者:享乐呗。
婴儿:纯粹享乐,糟蹋
自己的身体,很快乐吗?
老者:那里面有说不尽的滋味,
   如同大海那么广阔。
   多人少因此沉迷。
婴儿:那我长大,也是为这个?
老者:可以干这个,也可以干别的。
   或者说当干别的的时候,
   这个总是会不断诱惑你。
   但也可以两者同时兼得。
   多数人,两者兼得。
婴儿:如果我只选择一项呢?
   比如选择干别的。
老者:难以选择。自古至今,
   人类几乎没有人完成这个选项。
(停顿)
婴儿:这么说人都是欲望之躯,
   难以把控自己。
   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老者:兴许,这才是人。
婴儿:那么可以不做人吗?
老者:已经晚了,你已经是人了。
婴儿:或者说人的目的
   不是就是了解这个世界
   甚至驾驭这个世界吗?
   可以直接跳过生这个环节吗?
(缓慢地)
老者:按绝对意义上,倒是可以,
但他人不知你的信息呀。
   比如你来过这世界,做过什么贡献,
   他人无法知道你的记录。
婴儿:所以人的生命是给世界留下信息?
老者:兴许是一些痕迹。
婴儿:听说痕迹,也会消失?
老者:现在有研究者说,会存留在某一个角落。
   可能在一个遥远的星空。
婴儿:但我觉得如果不经历生,直接死去,
或许更能直接感受这世界,
   不必遭受各种磨难。
   人的目的就是认识这世界,
   直通死亡,或许更能真实地知道自己在何处。
老者:如今的世界,都是死人留下的穹顶,
   以及尚活着的人努力干活的样子。
(长久地停顿)
婴儿:那么我还要去过那漫长而痛苦的一生吗?
我已经来过,已有我的信息。如果生和死
   是人的生命的两页的话,
   那么我可以更快地给这个世界涂上一笔,
   说不定还是贡献甚大的一笔。
老者:我们平常还说,生命是一个过程,
   只有经历过才知其中滋味。
婴儿:你现在这么老了,生命并不饶过你。
   我是说,既然都知道秘密,
   为什么要待几十年后,让它再赢一次呢?
老者:我无话可说。
   不知道他人会如何回答你。我想说,
   这世界其实不仅仅是有人,
   还有其他生物,如兽,如禽,
   如自然物,如现象,如以前的人留下的精神,
还有各种现形或隐形的规律。
婴儿:啊,这世界丰富多彩。
老者:那你不想活着吗?
婴儿:不知道,顺其自然吧。
老者: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态度。
   生命有时就是顺其自然。
婴儿:……



第二场  我是谁


  (难以描绘的环境中,聚光灯下,两个数字一和二,观察着这世界,它们以超然物外的心态观察自然中的一切。)


一:我们是什么呀?
二:是两根棍儿,或两个数字。
一:不,我是一根棍儿,
  你是两个棍儿。
二:是棍子或数字。
  我们有生命吗?
一:应该没有,摸摸你自己看,
  哪里有生命?
二: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干什么?
  我们在幽暗的地方被请出来了。
  他们说是被发明出来了。
一:我们来——是为他们计数。
二:他们是谁?是无尽的生命?
这里有这么多人和森林,
  还有森林中的生物和昆虫。
  他们的数量太多了。
  作为生命,他们存在着就算了,
为什么让我们去计算他们,
  太辛苦了。
(缓慢地)
一:是人类,为了方便编列他人和自己。
  他们计算自己时
  都使用我们。
二:啊,好奇的生命,他们磅礴而无穷,
  出生又死去,
  一代紧接着一代。
一:只有我们不会死去。
二:他们似乎还会学习我们。
  尤其是婴儿,不懂得我们,
学习又抓住我们。
一:但人类会思考到我们,
  让我们去办事。
二:其实是让他们自己去办。
或我们替他们办了,但并不管对错。
一:人类生活在这世界
  这么多年,有进步吗?
二:他们着急于生和死,
  这费去了他们大部分时间。
  他们并没有太多精力去认识
  和打造世界。
(思索地)
一:世界本来就
  存在于此吗?
  没有我们与没有人类的时候
  也存在吗?
二:我认为是的。
  世界作为根本,
  它们不会因为有生命而增加,
  也不会因没有生命而减少,
  更不会因为人类出现而改变。
一:那么世界是永恒的?
二:是变化的吧。
一:这世界很多地方
  并没有生命,如我们也没有生命,
  但我们存在着。
二:生命只在这个星球上。
  但因为有生命,才使得这个星球生机勃勃。
一:我们可以窥视他们,使用生命的情景,
  又可以看见他们困惑于生命时候。
二:他们理解到生命,是个囚笼。
  但我们没法帮助他们。
一:有时候他们挣脱生命的样子很可爱,
  可谓想尽了办法。
二:他们有时挣脱了一点点,
  但又不得不退回去。
一:听说他们现在科技很发达,
  已经让他物为他们做事了。
二:这可能是作为尝试挣脱的一部分,
  但并没有用。
一:最可怜的是他们一遍遍耗费自己,
  虽然有后裔顶上来,
  但又要重新学习,这阻碍了
  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对,他们一遍遍地学习知识,
  学习又遗忘;
  当第一个人死去,
  第二人又重新学习一遍。
  如今,虽然改进了储存知识的方法,
  但仍然效率低下。
一:我们能否教他们一些秘诀?
  或给他们一些真理,
  他们喜欢真理或规律,尤其是公式。
二:可以教,但他们听不见我们的声音。
  我们就像人皮画,哪怕看见了
  我们的影子,也不知道我们说了什么。
一:听说他们有些人能通灵,
  并以此来感受这世界,接受某种指引。
二:那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一种心灵的自洽。
  比如现在,给他们一个“二”,
  他们看得见吗?
一:“二”不是他们学会了吗?
二:他们学的只是表面符号,
  代表的是他们自己,
  如有两个人,或两个物。
  他们不知我们就是神灵。
(停顿)
一:我们看到的世界经久不衰,
  永无穷尽。
二:和他们看见的相似吗?
一:不一样,他们通过光来看世界。
  他们每一个都携带着生物电灯,
  注视着世界。
  尽管关注变化,
  但他们个体的作用太小了,即视角
  频幅太窄。
二:他们的眼睛是生物电灯?
  不光是他们,所有的生物
  都有啊。
  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设计。
(缓慢地)
一:虽然神奇,但他们看见的
  世界有限。
二:世界并不是用光来感受的。
  也不是用电磁波来感受,
  而是用黑暗。
一:用黑暗来感受,
  我们就无拘无束。
二:比如我们,
  可随意串行星外之物。
一:有一个诗人说,用虚空也不错。
二:虚空虽然能感受,
  但还不能联系吧?



第三场   选择



婴儿:听说人生在世,
   要爱一个人,甚至爱所有人,
   是这样的吗?
   怎么才能做到爱所有人呢?
(停顿)
老者:这是一个艰难的认知过程。爱所有人,
   若所有的人反过来都爱你,
   最好。
婴儿:爱所有人是否为一件幸福的事?
   会为自己的旷达而自豪?
老者:但是要做到,而不仅仅是说爱所有人
   是痛苦的。
   通常,我见过太多仅仅是口头上
   或文字中表示爱所有人的人,
   转身后,他们可能又去做伤害人的事了。
   所以伪君子太多。
(缓慢地)
婴儿:像我这种还没学会爱的人
   怎么办?
   不知爱为何物。
老者:你还不知何为恨,不知什么是命运、灾难,
   不知这个族群所经历的荣誉与辉煌。
   在族群中,人有使命。
   同时又有某种权利。
婴儿:原来做人这么复杂啊。
   那我如此活下去,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老者:需要看你的祖先是谁。
(长久停顿)
   你若生活在东方,可能是中国人;
   你若生活在西方,可能是欧洲人。
   你若生活在非洲,可能是黑人;
   你若生活在中东,可能是阿拉伯人;
   你若生活在南美,可能是美洲人。
婴儿:我将来会学什么语言?
老者:参考以上序列。
   你若生活在东方,可能学习汉语;
   你若生活在西方,可能学习英语、法语、德语等;
   你若生活在中东,可能学习阿拉伯语。
   不同的语系对应不对的文明。
(停顿)
   这些文明犬牙交错,
   如同他们的军事部署。
婴儿:他们的军事系统也是这样部署的啊。
   那我只学习他们的语言吧。
老者:不同的语言深入事物的方式,
   各不相同。
   汉语存留大量文化印记。
   不同的语言背后
   滋生不同的文明。
   有时同一座大山,
   这边温良平和,
   那边却可能是激进的风貌。
婴儿:做人的选择方案太多了,
   我学习你的。
老者:我一生悲苦,
   选择我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语言。
婴儿:是汉语吗?
   我与您对话的是什么语言?
老者:你没有使用语言,
   我们沟通使用的是无信息沟通术。
婴儿:世上还有这种“术”啊,
   没听说过。
老者:那是沟通万物的语言。
婴儿:那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为何不使用这种语言?
老者:只能使用交流时使用的语言。
婴儿:那我直接学习
   与万物交流时使用的语言
   岂不是更好?
   为什么还要学习人类的语言?
老者:不学习,你没法与人类交流。
   人类的语言只限于人类自身,
   就连鸟都无法学习。
婴儿:那我们这种语言还可以与鸟、兽,
   以及其他事物交流?
老者:是的。



第四场  生命是什么



一:这地球上的生命仿佛无处不在。
  除了人……高山、大海、平原、河谷、丘陵,全都是锦绣生命。
  它们是生命的琴手,随季节和晨昏的变化
  而律动,而每一个节拍
  都可歌可叹。
  它们蓬勃而上,开枝散叶,
  艳丽而暴露,峥嵘一生而不屈。
生命渗透大地每一寸肌肤,即便是
  最易忽略的暗区,
  也有生命的道场。
  生命中又有生命。
  生命不仅是一种策略,
  还是一种创造。
  它们仅仅为打量这世界。
二:嗨,你为生命抒起情来了。
一:就拿一块草坪来说,
  生命的数量不可计数。
  可以挑出无数细节。
  生命是复杂的。
二:所以不需要我们来计数。
一:我们只能计有限的几个;
  更多的他们自己也不会计。
二:没有计算的生命能否算作生命?
  没有被计算的生命,
  它们知道没有被计算吗?
  当没有被计算时,
  它们还愿意蓬勃地生长吗?
(缓慢地)
一:肯定仍旧生长。
二:我是说,那些没有被关照到的生命,
  它们为谁而长呢?
  如果是花儿,花儿为谁而红呢?
一:可能是为这星球,
  也可能是为自己。
二:有一个现象,
  幽暗环境里的生命,
  它们的寿命更长。
  并且,有些生命
  是针对另一种生命的缺陷而设计的。
一:它们是互补
  与取长补短的关系。
(停顿)
二:可能正因为如此,
  才使得生命充沛,欣欣向荣。
  才使得一些生命攫取另一些生命。
一:当一些生命攫取另一些生命时,
  不忍卒睹,非常残忍。
二:它们是相生相克吗?
一:他们自称这是生物链,
  以优越获得价值观平衡。
二:你说的是人吧?
一:的确,人与其他生命有许多不同。
  人的形体、四肢、毛发、皮肤,
  与其他生物迥然不同。
  人会思考。人会存留自己的思考。
(长久地停顿)
二:人自责自己有过多的欲望。
  其他生物也有欲望,
  但是间歇性的。
  只是不知是谁区隔的。
一:人会为自己的族群做事。
二:其他生物也会。
  比如菟丝子、蚂蚁。
一:这么说,生命是一种合作关系?
二:他们是为瞭望这世界吗?
  或是在这世界
  留下信息?
一:奇妙的生命,
  需要我们去计数……
二:难以计数。



第五场  何为人



婴儿:人一生中还有什么?
老者:有许多非自我的东西。
   比如人,不一定全是人,还可能有周边物。
   换句话说,人身上可能有他人,
   有魔鬼,有一棵树,有一株草或一朵花。
    人是由许多他物构成的,或者是他物影响后的结果。
婴儿:那我可能不是一个婴儿,
   是许多别的事物投射到我身上。
老者:你作为你,还是纯粹的。
婴儿:能在他物中识别自己,
   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吗?
   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
   像自己,然后喊,有人回头;
   在一段音乐中,看见自己的伤痛往事,
想起另一个曾经的自己;
   在一幅画中,看上去勾勒他物,
却发现是自己;
   甚至在魔鬼中,看见自己的另一部分。
(停顿)
老者:看起来很浪漫,实则很痛苦。
婴儿:为什么说有人说:
   人一半天使,另一半是魔鬼?
老者:此话讲的是人性的复杂
   与人的多面。
   多数时间,人是慈爱的、善良的,
   但在某些特定时期,
   人又是凶恶的,没有底线的。
   当人恶的一面展现,
   其狰狞面目连自己都感到恐惧,
   所以有人说世间最大的恶,
   是人类自己。
   因而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
   另一半是魔鬼。
婴儿:那么您自己是什么人呢?
老者:我没有机会展现和发掘上述情况。
   我是一个平和或平庸的人。
可以看见他人及他物中的我,
   我的一部分是融入他人和他物的。
婴儿:你的意思是说,多数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老者:是的。
婴儿:这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吗?
   如果真的能在他物和自我中
   自由出入的话。
老者: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生活中的人,并不能直接感受到他人和他物
   融入自我。反而感到人是孤立无援的,是孤独的,
   人多数时候是孤独的。
   人的孤独会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
   会产生对他人、世界无法了解的恐惧。
   于是有“他人即地狱”的说法。
婴儿:生活在这世界,
   原来还要忍受孤独啊。
老者:因为孤独,人类才开始向外瞭望。
   瞭望星空,瞭望未来,
   瞭望他物中的自己。
   当发现他物和他人中的自我,
   那也是无以伦比的。
婴儿:所以他物即自我?
   而自我又是平庸的?
老者:是的。



第六场  人



一:那里有什么东西在游动。
二:分明没有。
一:像一团灰色的汽泡,也像一团脑体。
二:那不是悬崖吗?
一:是,又不是。
  若是悬崖,它为何这么柔软?
  像浮动的海面。
二:人类喜欢将坚硬的东西说成柔软的,
  也喜欢将柔软的东西说成坚硬的。
  人类最在意的是表达。方便表达。
一:就是说,喜欢将这,说成那。
(停顿)
二:我们听到的人类的表达
  可能并不是事件主体?
  他们永远在夸张的语境中?
一:他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二:能感受到,
  有时也需要证实,
  于是有对“真”的追求的说法。
(缓慢地)
一:真本来就在那里。
  可是他们习惯夸张的表达,使得他们的语言出现曲率。
  使得语言总是无法及时呈现事物的真相。
二:那确定是悬崖吗?
  那上面仿佛有黑点。
一:有黑点的话,既有可能是人,也可能是鸥鸟。
  当然也可能是崖石本身的颜色。
(停顿)
二:你觉得是哪种可能?
  是人的话,有可能有人居住在悬崖上,
  他们正在走动或劳作。
  他们可能在深情对话,
  说一些在城市中不方便说的话,
  化解彼此以前的误会;
  若是劳作的话,他们钟情于自己的生活。
  他们在处理一棵楮树时遇到了困难,于是请家里人
  帮助砍、抬、推,
  这些情景构成黑点。
  另外,他们也可能
  看向了远方,沧海茫茫,花树才开又谢。
  海面只剩一叶扁舟。
(缓慢地)
一:我觉得可能是崖石本身。
  有的地方因为有洞穴而颜色变深,
  有的地方因为崖石本身的颜色而呈深色,
  所以看起来是黑点。
  那黑点的重,装饰崖石的轻。
  茫茫海面,它们像过往的历史,
或者是因为遗忘而无法确定的事。
二:大海仿佛不是大海。
  那悬崖仿佛不是悬崖,
  而是地平线本身。
  所谓的地平线有可能是天空。在那里游动的
  是天空,而天空是坚硬的。
一:人类就是这样看事物,越看越玄幻。
  人类喜欢这样。
  人类的大脑并不追求真实,
  只要相仿就可以。
  所以幻化、通感、转喻等修辞手法就出来了。
  人类的大脑只需要模糊的印象。
  认为那是真的。
  比如记忆,哪些过去的事,
  刚要说起,就会忽略大部分
  而只提取主要的。
  而事实中的真,是高清、全面的。
二:可那里到底是什么啊。




第七场  何为人
    
  

婴儿:人经常审美自己的肉体,
   是怎么回事?
老者:赞颂自己或他人的肉体
   一方面是因为审美,另一方面是为想拥有对方。
婴儿:这种赞颂可靠吗?
   或者这世界为何需要女人?
   又为何要区分出男和女?
(缓慢地)
老者:男人、女人,的确是奇妙的存在。
   如此才均衡,因为世界
   有昼与夜、黑与白、阴与阳、
   镜子和现实……镜子和现实是
   博尔赫斯创造的语境,
   他认为镜子中虽然什么都没有,
但它会与现实交媾。
   无论昼与夜、黑与白、阴与阳、男与女,
   都是冲突对立
   又与现实交媾的关系。
(停顿)
婴儿:我有点不大明白。
   我们都是交媾后的产物?
老者:人类为此发明了
   一个词:爱情。
   他们认为这是爱情的产物,
   并为此沉迷,享受感官的快乐与精神的愉悦。
婴儿:这感官的快乐与精神的愉悦,
   哪个比重更大些?
老者:我个人觉得感官的快乐更本质些,尽管有不少文章
   论述精神的愉悦更高尚。
   但享受感官的快乐的人更多,更多的人身体力行。
婴儿:肉体不是会沉沦吗?
老者:越沉沦越享受肉体的快乐。
婴儿:人,不是有使命的吗?
老者:多数人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他们感受到的只有自己的肉体,
   提着肉体四处横行,
   甚至故意伤害。
   伤害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当这么做就开始沉沦了。
婴儿:可是人是孤独的。
   人只拥有自己的肉体,
   人不拿着自己的肉体横行,
还能怎么着?
老者:动物也拿着自己的肉体,
   植物也拿着自己的肉体,
   而人会思考。
   人类的先祖储存大量知识,
   而这些知识是需要人类去学习。
   所以人是有义务的。
婴儿:这么麻烦,所以不如不做一个人。
   难怪有那么多人
   未出生便死去。
(停顿)
老者:未出生就去死。
   有些人即使活着,也已死去。
   这些人的活就是反抗。
婴儿:原来(这些人)不是无能,
   而是灵魂的反抗啊。
   我活着能做一个一无所知的白痴吗?
老者:你想做一个纯粹的人
   已经很难,
   因为你知道得太多。
   但你可以做一个装傻的白痴,而那
   已经是高人了。
婴儿:我本就是一个纯粹的白痴。



第八场  人,人



一:人类占领的地方其实很小,无非是在
  河湾、湖泊。
  可是在他们的脑子里,
  他们占领所有的地方,
  甚至整个星球。
  不但占领所有的地方,他们认为
  他们主宰所有事物,
  划分领土,分门别类。
这让其他生物很不爽。
(长久地停顿)
二:如果按自然概念,
  人类其实是少数。
  只要人类离开,哪怕一小时,立即会有生物填上去。
  人类的制造看上去高端、精密,其实也是易朽之物。
一:人类在自己的场域中制造出一个欢乐之城,
  奢侈自己,展现欲望,纵情。
二:有一点不解,他们仿佛有无穷无尽的情感挥霍,
  不论做什么事都以情感为先,
  仿佛没有情感,就不会办事一般。
(缓慢地)
一:他们是生命嘛。
  生命的表现之一就是情感。
  因此他们做事是冲动的,有冲动
  才会去完成事。
  如他们见到异性、他们写诗,
  都是情感的冲动与促使,
  所以他们自己也有“以情动人”的说法。
  如果仔细观察,他们的生命轨迹
其实是一条条情感线,
  若有起伏,也是情感在波动。
(停顿)
二:就是说,若离开情感,
  就没法活了。
一: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二:若死去,他们的情感
  是怎么消失的,
  或进一步讲,他们的情感去了哪里?
  就像死亡,他们的记忆去了哪里?
一:我们没有看见。
  他们活着——顶着两个大口袋:
  一个是想象,另一个是情感。
  这两个东西挂在头上,
  如绵羊的角,离开就没法儿活了。
二:他们看见的现实
  其实很窄,是一道窄门。
一:他们观察现实的能力其实很弱,
  观察又遗忘。
  必须借助于工具才能记住一些东西。
  或者说他们是善于遗忘的动物,
  遗忘才是他们的本能,
  如果哪一天想起,
  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欢天喜地。
  实际上,世界就在那儿,
  从未走远,只是人遗忘了。
(停顿)
二:这么说,他们是胆小的动物?
一:懦弱又胆小,
  恐惧于所有的事物。
二:他们集居在一起,
  也是因为恐惧和胆小吗?
一:他们搞那么多建筑、机器,
  其实也是因为恐惧
  而做的自我防守。
二:但那些东西并不对准我们
  而是对付同类的。
一:这一点非常可笑,
  他们总自我毁灭。
  并且总是有新的不同的理由。
  活着的人的理由,
  总比被消灭的人的理由更正确。
二:他们总结说哪个机制更优良,
  或者他们相信某些机制更优良。
一:他们的做法其实是自我同化,
  想达到同一性。
二:那他们的不同处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是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数千年前
  他们见面交流的机会少,
  生存资源互不冲突。
二:他们为生存而战?
一:为虚荣而点,为强壮而战。
  这个星球上,存活这点人类并无焦虑。
二:他们有好些制度吗?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一:一个草台班子而已。



第九场  世界是什么


婴儿: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长?
老者:就是从你,到我的距离。
   可以看作一个绳子的两端,也可以是
   一个条河的两头,从你到我,就是一生。
婴儿:啊,这就是一生。
   如此说来,似乎可抹去
   中间部分,直接从婴儿跳到老年.
老者:人生总归是一场经历,
   没有具体内容,
   怎么能算是一生呢?
   我的经历不会跑到你那里去。
婴儿:若去经历不是去受苦吗?
老者:虽然受苦,
   但那又是财富。
   就像我,可以将我的经验传授于你,让你
   多一份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婴儿:实际上这并没有用。
   若真的有用,世上这多老者,
   将他们的苦难收集起来传授于后者,
   那么后者便不用受苦了。
   而事实是,无论听了多少告诫,
   苦难仍不会错过任何人。
(长久地停顿)
老者:这么说,也对,
   人生是个无用的包袱。
   持有者以为有用,而实际上
   是负重。
婴儿:所以我说,如果能直接从婴儿
   跳到老年更好。
老者:那如何表示一生呢?
婴儿:用符号或柴棒,如一和二。
   或者将我们俩,看成一生便行了。
   我提供开始,你提供结尾,
   其间故事,你说出便行,
   就像从一到二。
老者:那之后呢?
   你去死吗?
婴儿:我并不是去死,我仍在那里,只是不做声。
   我仍看着这世界。
   只是没有人提到我。
老者:还可以这样吗?
   这不是全息游戏里的世界吗?
婴儿: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全息世界。
   都是给你想看见的,
   你只能看见你想看见的。
   人就那么一点功能,
   只能用这些功能去感知世界,
   那么你感知到的这世界,
   不可能越出这个感知范围之外。
   而真正的世界
   比你已知的世界更广阔。
(缓慢地)
老者:原来人活着是个局限。
   进入假死状态才能感知到
   其他物看见的世界。
   这世界不是还有许多思想和艺术吗?
   它们也是探讨这世界的。
婴儿:它们的局限和人类一样,
   其思索不着皮毛。
   况且,那些思想和艺术
   仅仅是围绕人类自己考虑的。
老者:意思是我是白活了,了无意义?
婴儿:并不是嘲讽您,
   所有人生都了无意义,最后都飞灰烟灭。
老者:但人类仍有不屈抗争的精神。
婴儿:在自然界或世界的面前,意义不大。
老者:那我们到底是继续活着还是死去?
婴儿:我们都在一种全息状态中,
   无论活着还是死去,
   都是我们不知道的状态。
   尤其是死去,我们不知道那状态
   还在进行中,那状态
   一方面是观摩这世界,
   另一方面是世界需要你。
老者:怎么你突然变得全知全能了?
婴儿:我的信息通道才刚刚打开。



第十场  谁是一生


一:前面有一个深渊,人类都害怕掉下去。
  像之前的天,塌下来而没有人补。
  像大地突然生出一个窟窿而无法直行过去。
  深渊中的黑以吨计数。
二:到底有多少?
  需要我们计数吗?
一:初看是一个,再看又不止。
  我们最多只能数两个,
  多了数不过来,所以不知到底有多少个。
二:深渊中有些什么?
一:头盖骨,灵魂,眼睛。
  我觉得最有可能是我们,
  我们在那里面。
二:我们不是在这里吗?
  怎么会在那里?
一:当我们谈论某地,
  我们就在那里。
二:这是什么理论?
  那人类发明了我们,
  人类也在我们中?
一:还真有可能。
  只是这人类不会出声,
  是以影像和气息的方式出现的。人类的气息
  会影响我们,使我们的谈话和思考
  都变成人类的特征。
二:啊,比如二,除了表现计数,
  还可能表示傻气和末端?
  一条绳子或一条河的末端。
  换句话说,可以表现一个人的
  老年,如果加上你——“一”的话,
  就是人的一生。
一:难怪我感应到有人在讲我们,
  我仿佛听见一个人
  在讲从婴儿到老年的故事。
  从婴儿到老年,用一和二表示,
  这太简单了吧。
  人类有更复杂的表达系统。
二:一是开始,
    二是“一”的饱满状态。
  说人从生到死是没错的,
  到死就是饱满了。
一:那刚才他们呼唤我们为何不去?
二:不必现形。我们已经在他们心中了。
  他们只要想到,
  我们就会过去。
  我们是召之即来,
  挥之即去的东西。
一:我们是显灵之物?
  如同他们信仰中的神一样?
二:神才不会显灵呢。
  神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
一:可我们经常为他们
  做实务,真正地帮助他们。
(停顿,缓慢地)
二:我们帮助他们,
  是为更好地理解这世界。
  万物之所以成群结队地出现
  就是为理解这世界。
  不然为了什么?
  那么短暂的一瞬便过去了。
  并且所有的事物,
  之所以愿意成为易逝的事物
  就是为观摩一下这世界。
一:虽然人类和事物
  都感叹易逝,虽然万物都速朽,
  但他们并不反悔。
二:而这不影响我们。
  我们是永恒之物,
  不参与他们的循环?
一:我们始终在着,
  无论谁来识别,我们都在着。
二:如果那个婴儿和老者
  来找我们呢?
一:我们就给他们一生。
  或告之,他们俩就是一生。
二:我们是横的部分,
  他们是竖的部分。

2024.9.8-12

描述
快速回复